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 >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9月)

2011-09-27 17:09 来源:钦州人大网 字体: 【打印文章】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9月19日在钦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肖莺子

各位代表 :
    现在,我代表钦州市第三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的五年,是把握机遇,奋发图强的五年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全面启动实施并收获早期成果的重要五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积极应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凝心聚力加快发展、开拓进取勇创一流,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钦州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五年奋斗,经济实力实现大跃升。预计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是2006年的三倍,年均增长17%以上。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50%。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41%。产业集聚的放大效应开始呈现,地区生产总值前三年每年平均净增53亿元,后两年每年平均净增177亿元。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由全区后五位跃居前五位。
    五年进取,大港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市港口交通建设累计投入114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的7.5倍。建成10万吨级航道和1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开工建设30万吨级航道及一批10至30万吨级泊位,建成三墩公路,拉开大港框架。预计2011年,港口吞吐能力将突破7000万吨,是2006年的4.7倍;吞吐量达到4600万吨,是2006年的6倍。加密通往香港等地的集装箱班轮,增开钦州至高雄、台北、海防等集装箱班轮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40万标箱,是2006年的15.8倍,跃居北部湾沿海港口首位。“七铁四高”加快推进,在建高速公路190公里、铁路188公里。海陆联运能力明显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作用日益突出。
    五年攻坚,结构优化迈出新步伐。预计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35.7∶33.7∶30.6调整为20.9∶53.5∶25.6。工业增加值预计可达350亿元,年均增长32%,占gdp的比重由22.2%提高到48.6%,经济结构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临港产业加快集聚,形成石化、造纸、电子、冶金、粮油、物流等临港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发展提速,特色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丰收。旅游、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预计2006-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沃尔玛、梦之岛、南宁百货等一批知名零售商业企业的进驻,加速了我市传统商业的改造和提升。
    五年拼搏,开放合作推向新前沿。紧紧抓住北部湾开放开发机遇,成功争取到钦州保税港区、整车进口口岸、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州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一批国家级开放平台和政策,钦州口岸扩大对外开放范围获国家批准,新增开放岸线28.78公里,泊位98个,钦州在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五年开拓,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359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的5.2倍,年均增长38.1%,预计2011年突破600亿元。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河东片区加快开发,“一环六横六纵七通道”等城市主干路网加快建设。滨海新城建设全面启动,中心城区面积扩大2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31.5%。建成体育中心等一批公共场馆、星级宾馆。污水垃圾处理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建成第二水厂、500kv久隆送变电工程等一批供水、供电设施,城市公共保障能力增强。城乡风貌改造和“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实施。重点镇、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了100%行政村通等级公路、通广播电视,69%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三娘湾、刘冯旧居、八寨沟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钦州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魅力之城”。
    五年努力,社会民生得到新改善。“十一五”期间,公共财政支出5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八类民生领域累计投入16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5倍。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6%,居民消费价格年均涨幅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平安钦州”建设扎实推进,连续三年被评为“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市”,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市向“构筑新高地,打造新一极”的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必将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激励全市人民在新的征程中继续奋勇前进!
    各位代表,五年的风雨同舟,我们携手并肩结下了深厚情谊;五年的不懈努力,创造了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五年的开拓创新,积累了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这是来之不易的精神财富。
    (一)五年来,我们解放思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从三方面确保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1. 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走出了切合实际的快速崛起之路。我们不断强化机遇意识,抢抓难得的多重发展机遇,以创新的工作思路推动钦州跨越发展。从实施“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到“以港兴工,三化互动”,再到“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三大引擎和“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强科教、惠民生”五大方略,我们始终坚定以港口为核心,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依托,更加注重科学的发展定位,更加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城市特色和品质培育的工作思路。我们坚持以钦州保税港区为核心平台,突出抓好南方亿吨大港建设;以实施“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为载体,着力推动临港产业聚集发展;以实施“县域工业突破工程”为抓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滨海新城建设为重点,努力彰显钦州滨海特色;坚持强科教,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人才和智力支撑;坚持惠民生,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和谐社会。经过五年的蓄势发展,为把钦州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产业合作枢纽、市场交易枢纽和宜商宜居海湾新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促进了港工城联动协调发展。我们始终坚持越是后发展越要先规划,以科学的规划引领科学发展。累计投入1.2亿元,与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新加坡裕廊集团、英国合乐公司、苏州空间规划设计院等国内外一流的规划机构合作,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资源规划修编和滨海新城、石化产业园、综合物流加工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城市、产业、交通和民生四大类60多项规划编制,进一步明确了钦州城市发展定位,合理规划了城市空间布局,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框架,促进了港工城联动发展、协调发展。
    /3. 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开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始终坚守越是后发展越要重生态环保的理念,努力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大力实施“园林生活十年计划”,努力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新增植树造林3.4万公顷,建成红树林保护区2784公顷,耕地保护连续五年通过考核。钦州成为全区唯一所有工业园区均完成规划和规划环评并列为a类园区的城市,成为全国第一批、全区唯一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荣获“中国节能减排20佳城市”称号,茅尾海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海洋公园,中华白海豚得到有效保护。
    (二)五年来,我们苦干实干,克难攻坚,锐意进取,从四个方面重点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紧紧把握港口这一核心资源,迎难而上,形成了经济发展新优势。围绕建设南方亿吨大港,不断加快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航运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港口向深水化、大型化发展,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建设步伐加快,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和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保税港区一期建成并封关运营,二、三期吹填成陆,国际酒类交易中心、进口汽车检测线等项目即将建成。出台培育班轮航线的扶持政策,引进中海运集团等著名港航企业,不断开辟集装箱班轮新航线。积极创新口岸联检机制,实行一站式办公,加快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通关能力和服务效率,为“十二五”建成亿吨大港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紧紧把握重大产业项目这一关键,克难攻坚,形成了经济发展新后劲。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决策,以抓投资上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强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重大项目指挥部制度、项目集中审批和并联审批等机制,落实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政策和承接产业转移等优惠政策,设立产业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协调服务,形成鼓励创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重大项目攻坚年”等活动,实施“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县域工业突破工程”、“高新产业培育工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和420万方原油储备库、国投燃煤电厂一期、金桂一期制浆、中粮120万吨大豆加工、玉柴石化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率先实现重大项目早期收获。中石油含硫原油加工装置、中粮二期、金桂一期造纸、清华同方数字电视、玉柴石化二期、中亚石化、泰兴石化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十一五”期间共引进投资超亿元的产业项目221个,其中超百亿元的项目2个,超10亿元的项目29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9家。县域工业发展跃上新台阶,预计2011年,县域工业总产值达到360亿元,相当于2006年的1.7倍。
    /3. 紧紧把握创新这一动力源泉,敢为人先,形成了经济发展新活力。我们以建设北部湾科学发展排头兵、跨越发展先行区、改革开放试验区为目标,敢于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着力解决瓶颈制约问题。建立“征、拆、储、建、安、保”一体化工作机制,公寓式安置取得重大突破。率先开展“区域建设用海整体报批”、土地“征转分离”试点。率先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开展离岸金融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大力“引银入钦”,新引进股份制银行6家;优化整合投融资平台,组建市开发投资集团、滨海置业集团,投融资平台总资产突破200亿元;发行信托理财产品、金融租赁和企业债券28亿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构建“2+6”人才体系。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50名专家院士为港口物流发展、产业发展、新城建设和发展、区域合作与发展提供智库支持。率先开展政府雇员制试点。创新干部考评机制,率先推行“阳光和效能重点建设岗位”,率先引进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模式,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投资软环境满意度连续五年居全区前三。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组建14个专业招商服务团队,专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2个,实际利用外资8.8亿美元,年均增长34.7%;引进内联项目1887个,到位资金966亿元,年均增长59.5%;2008-2010年内外资到位资金总量连续三年居全区前三位;外贸进出口总额47.6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12.4倍,年均增长45.9%,增速名列全区第三。来钦投资的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达到14家。国企改制三年攻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顺利推进。
    /4. 紧紧把握民生改善这一落脚点,真抓实干,形成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局面。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民生和保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更多的精力物力财力投入关系民生的重点领域,使群众更及时更直接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实施“修好市民门前路,点亮百姓窗前灯”等为民办实事工程。大力开展就业、创业、兴业“三业”行动,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率先在全区实现社会保险“五险”市级统筹,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扩建、迁建8所中小学校;全面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建成市职教中心一期、广西英华国际职业技术学院、灵山职教中心二期、浦北县职教中心一期,成功争取筹建北部湾大学。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卫生医疗设施明显改善,新增病床3095张,落实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2.3%。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顺利晋升“三甲”。实施科技创新计划,专利授权量、专利申请量双双实现翻番,9项科技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奖。成功争取并积极筹办广西第十二届运动会。抓好基层文化建设,一批文艺作品在全国、全区获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7座、灌区渠道防渗1285公里,建设标准海河堤55.8公里,解决85.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信访调处,开展“千名干部下访回头看”、“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和“携手共创平安和谐家园”等活动,建设“110”和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推行城区复合型警务机制改革,整治治安乱点和突出的治安问题。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社会公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实施“菜篮子”工程和价格干预措施,稳定市场物价。开展农资、食品、药品等专项治理,规范市场秩序。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加强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边检、海事、口岸以及驻北京联络处等在钦州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税务、人民银行、银监、工商、烟草、通信、邮政、盐务等在服务地方发展中作出了贡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农机、供销、气象、地震、水文、人防、海防、新闻出版、档案、修志等工作稳步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三)五年来,我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从三方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1. 坚定不移地保持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就能干出业绩、创造辉煌。五年来,我们珍惜干事创业的难得机遇,珍惜风生水起的发展势头,珍惜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真正把团结和谐当做一种事业、一种责任、一种奉献,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政府决策机制,鼓励各级各部门敢做敢为敢负责,用事业凝聚人心,形成了全市上下团结干事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2. 坚定不移地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北部湾开放开放的热潮中,我们始终保持抢先、争先、率先的激情和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勇气,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区域竞争中勇当先锋,在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中奋发有为。鼓励争当开拓创新的表率,谋创新之策,走创新之路,干创新之事,主动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多做贡献。鼓励争当干事创业的表率,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立足岗位,争先创优,大力弘扬“钦州精神”,以“钦州速度”创造“北部湾奇迹”。
    /3. 坚定不移地保持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我们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设立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开通“12345”有事找政府市长服务热线,推行iso9000认证;简化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能。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的主体和行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好干部、善执行”主题活动,推行“指挥部工作模式”,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提高干部的执行力。坚持教育和监督并重,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大招投标、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防腐拒变能力。依法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委员提案。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树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就令人欢欣鼓舞,五年的奋斗历程让人记忆犹新。五年来,我们不畏艰险,共同克服了百年罕见的冰冻灾害、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经历考验中砥砺奋进,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五年来,我们开拓创新,共同克难攻坚,在破解发展难题中丰富了“钦州精神”;五年来,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奋进,形成了全市上下心齐气顺谋发展、奋发向上创一流的良好局面。今天的钦州,已经成为令人瞩目,充满活力的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和产业新城!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人大、政协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全市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钦中直区直单位、驻钦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钦州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我市后发展欠发达的市情仍未根本改变,政府工作也存在不足和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竞争力不强;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改革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欠帐较多;历史遗留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带来新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大;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下大决心,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实施“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强科教、惠民生”发展方略,大力弘扬“自强实干,融和共赢”的新时期钦州精神,以奋力推进“五年跨越、十年巨变”、建成“三枢纽一新城”和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以“十大工程”为抓手,坚持创新、实干、开放、惠民、高效、廉政,开创钦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全新局面。
    今年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以上(当年价),年均增长13%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财政收入达到165亿元,年均增长2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工业总产值达到2300亿元,年均增长31%;港口吞吐能力1.2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500万标箱,吞吐量完成8000万吨,力争实现1亿吨,其中集装箱200万标箱,力争达到250万标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目标任务,我们将分解细化到年度工作中,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明确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全力以赴完成和超额完成。这是新一届政府的庄严使命。
    未来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钦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以及新一轮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使外部环境对钦州发展总体更加有利。我市多重叠加机遇的带动效应将延续扩大,保税港区、整车进口口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及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不断完善和提速,将更好地发挥要素聚集和货流集散的效应,使我市获得更好的发展支撑和空间,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激情有勇气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实现更大的跨越。刚刚闭幕的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五年跨越、十年巨变”的奋斗目标,描绘了未来十年努力建成“三枢纽一新城”和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壮丽蓝图。即到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区前列,力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与“十一五”末相比实现五年增三倍,达到15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2021年,钦州发展实现巨大变化,迈入全国经济发达城市行列,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我们将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意识,敢于跳起摸高,勇于爬坡过坎,善于弯道超车,实现超常发展,努力完成市委提出的奋斗目标,创造新的辉煌!
    三、未来的五年,是开拓奋进,实现新跨越的五年
    根据上述奋斗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闯劲,始终保持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韧劲,始终保持为人民谋福祉的干劲,抓住一切难得机遇,把握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创新、实干、开放、惠民、高效、廉政等六大方面抓好工作落实,努力把绘就的蓝图变成现实,当好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排头兵。
    (一)为实现“五年跨越、十年巨变”的宏伟目标,我们将坚持以创新为先导,开创跨越发展的全新局面。
    /1. 创新,就要深入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围绕“三枢纽一新城”和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全力以赴地加以落实。以宽松的政策、宽松的心态、宽松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大家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使解放思想成为应对新挑战、开创新局面,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的重要法宝,使我们的发展更加符合钦州的实际,更加顺应时代的潮流。
    /2. 创新,就要谋求超常规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充分利用我市作为中国-东盟合作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和开放平台,最大限度地集聚更多资金、技术、人才要素,努力在发展水平和质量上实现大跨越,把过去耽误的发展时间夺回来。依托港口核心资源、广阔的腹地和丰富的劳动力,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等大集团、大项目、大企业,打造石化、装备制造、电子、物流等临港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科技含量,培育附加值,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加快盘活现有存量资源,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改造提升制糖、农机、坭兴陶等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换取更大的增量,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实现率先崛起。
    /3. 创新,就要敢闯敢冒敢为人先。要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在土地、资金、人才等制约发展“瓶颈”问题上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行土地征转分离、增减挂钩,不断创新和完善征拆工作机制;继续用好“整体用海报批”试点城市政策的同时,积极争取“整体用地报批”;开展项目的预评估和后评价,加强项目的准入和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合作园区的开发和管理模式,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实现引进社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开发的新突破;大力培育资本市场,继续开展离岸金融和金融创新。进一步理顺城区管理体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稳步推进扩权强县、统筹城乡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二)为实现“五年跨越、十年巨变”的宏伟目标,我们将坚持以实干为职责,迈向求富图强的新征程。
    /1. 实干,就要围绕建大港,全力冲刺亿吨吞吐能力和吞吐量,打造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坚持以港口为核心,扩大港口规模,完善港口功能,提升港口竞争力,促进港口与腹地联动发展,加快港口国际化、现代化,实现孙中山先生建设南方大港的百年夙愿。
    推进港口向大型化深水化发展。实施“亿吨大港工程”,加快建设30万吨级航道、20万吨级三墩航道、10万吨级大环航道和金鼓江航道。加快建设30万吨油码头、20万吨矿石码头以及一批10万吨级以上的码头,航道通航能力由10万吨级提升至30万吨级。开发大榄坪、三墩、大环及金鼓江等作业区,整合完善勒沟、果子山、鹰岭作业区,发展沙井、三娘湾国际邮轮港区,适时开发茅岭港区,进一步拉大港口框架。开展老人沙等港区规划,为钦州港未来吞吐能力跨上5亿吨规模奠定基础。
    提升集疏运能力。围绕构建北部湾沿海交通主枢纽,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和市内县域1小时交通圈,建成南宁至钦州、钦州至防城港至北海的高速铁路,钦州港至保税港区铁路、黎钦铁路、钦州港进港铁路复线,开工建设火车东站至三墩铁路;建成六景至钦州港、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贵港经浦北至合浦、南宁经钦北灵山浦北至北流高速公路,以及广西沿海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建成广西滨海公路钦州段、龙门跨海大桥及南北二级公路扩建工程,开工建设钦州至灵山、灵山至浦北一级公路;争取规划建设通用航空机场及基地;加快平陆运河前期工作,推进西江航道与北部湾港口江海联运,促进港口与铁路、公路、空港、内河的高效衔接,初步形成覆盖西南、华南和东盟地区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系统。
    加快提升航运和物流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航运服务集聚区、电子口岸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引进国内外知名港航企业,积极培育和加密班轮航线,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港航服务水平。全面建成保税港区二期、三期基础设施、监管设施和整车进口口岸,实现整体封关运营,培育拓展保税物流业务。紧密联系南宁、柳州等区内主要城市,以及腹地昆明、贵阳等地,加强海上物流、内陆物流对接,合作建设“无水港”,大力发展海铁、公铁、水陆联运等立体联运物流体系,延伸拓展区内及西南省市的货源市场,使集装箱物流和港口吞吐量取得突破性进展,确立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和亿吨大港的地位。
    /2. 实干,就要围绕兴产业,全力培育千亿元石化产业和千亿元装备制造业,打造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坚持临港产业、县域工业联动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
    努力做强临港产业。深入实施“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打造石化、装备制造2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发展造纸、电子、能源、冶金、粮油、现代物流等7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培育5家以上产值超百亿元企业,建成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开工建设中石油二期、金桂二期、钛白粉二期,力争建成2000万方原油储备库、玉柴石化二期等项目,力争引进大乙烯、大芳烃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延伸石化产业链;加快培育第二个千亿元产业——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积极争取建设汽车及零配件生产基地、船舶制造及维修基地,争取开展国家汽车再制造中心试点。加快临港能源基地建设,开工建设燃煤电厂二期、石化园区热电联供项目,推进煤炭进口基地建设;加快临港粮油基地建设,推动中粮二期、汇海粮油投产,中粮三期开工。加快推进石化产业园、综合物流加工区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湖南临港产业园、进口资源加工区等,提升园区临港产业承载力。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高新产业培育工程”,以河东电子工业园区为基础,规划建设并积极申报自治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快建设高新区综合配套区,引进和培育国家级研发平台、科技创新型企业,建立科技投融资体系,提高创业孵化能力,提高专利申报和拥有量。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清华同方、浦北生物质发电、led节能、太阳能薄膜电池等一批项目。坚持陆海统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打造西部地区海洋经济新高地。
    强力发展县域工业。深入实施“县域工业突破工程”和亿元企业培育计划,打造一批市级示范工业集中区和工业重点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改造提升和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实现县域工业翻番计划。加快灵山工业园区、浦北工业集中区、钦南黎合江工业园、钦北皇马工业园、南间经济区等重点园区水、电、路网和标准厂房建设,推进园区扩区升级,每个县区争创一个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灵山安盛科技、浦北兴力达、钦北祥云飞龙、钦南钒钛铁分离等一批项目投产扩产达产。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制糖、农机、坭兴陶、制鞋、冶金、食品等传统产业竞争力。到2015年,县域亿元产值以上企业达到120家以上,县域工业总产值达900亿元。
    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健全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创新体系,完善和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实施科技攻关工程,集成推广一批节能减排、先进制作、农业种养等共性技术和成熟技术。扶持发展创新型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及运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专利申请年均增长25%以上。
    /3. 实干,就要围绕造新城,全力推进滨海新城建设,打造宜商宜居海湾新城。按照“东进南拓、向海发展”的空间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加快“一城三区”建设。大力实施“滨海新城开发工程”,重点开发建设白石湖中央商务区、沙井岛休闲旅游和创意研发区、辣椒槌体育休闲和生态居住区,建成北部湾国际大酒店、城市规划展示中心,打造北部湾高端商业、金融集中区和企业总部中心。以“一江两岸”为轴心,加快开发河东新区,稳步推进旧城区改造。加快钦州港区及行政商务中心建设,开发提升三娘湾旅游度假区。“十二五”期末,市区建成区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70万人。
    提高城市承载力。按照完善设施、构建网络、健全体系、发挥能力的要求,加快城市路网、给排水、供气、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一环六横六纵七通道”为核心的城市道路网络,建成城市环路、北部湾大道、扬帆大道、平山大街等一批城市主干道以及环城路北大桥、南大桥等大桥。加强水资源供给体系建设,启动大风江调水工程,加快建设郁江调水工程,开工建设茅岭江调水工程。新建大榄坪、三娘湾水厂及城区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和完善河东区、滨海新城、大榄坪等片区供水管网,改造老城区管网。建成大榄坪等污水处理厂及相应的污水管网工程。建成钦州港工业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开工建设石门坎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完善垃圾填埋场和垃圾收运系统。启动城市轻轨规划;加快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完善公交站场,增加公交线路,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扩建久隆500kv变电站,建成大榄坪等6个220kv变电站及三墩等17个110kv变电站。构建数字钦州,建设中国移动北部湾信息处理中心、中国联通广西国际海底光缆登陆站,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建设一批停车场、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施“园林生活十年计划”生态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生态保护区、城市公园、园林式单位和街头绿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园林生态城市。实施绿色健康住宅建设计划,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数字城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和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风貌改造,创建卫生城市,改善人居环境。
    推进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加强县城建设,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辐射带动能力。加强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加快镇级垃圾污水处理、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加速城镇化进程。
    /4. 实干,就要围绕农业现代化,全力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加快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力争201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7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
    大力提升特色农业。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着力培育提升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具有钦州特色和品牌影响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严格保护耕地资源,抓好“菜篮子”和“米袋子”工程,稳定粮食生产,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钦州台湾农民创业园,深化与港台地区及东盟国家农业合作。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标准化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推进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广西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积极培育多元化社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搞活农产品流通。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0%。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灌区配套改造以及标准海河堤建设,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加强农村道路、农村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沼气、加快改厕改卫及安全饮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十二五”期间,除险加固水库144座,建成标准海河堤75公里,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5%以上,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
    /5. 实干,就要围绕现代服务业,实施东盟商贸物流基地工程,打造北部湾生产性服务中心。积极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消费新热点,促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
    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设,重点建设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石化物流交易中心、大型煤炭配送基地和县区物流中心,以及中国-东盟农产品大市场、中国-东盟商贸城、钦州国际汽车城等一批专业市场,加快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促进园区、专业市场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业。支持组建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探索组建市级农村合作(商业)银行,积极培育企业上市,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推进中心商业区、特色商业街等商贸网络体系建设。改造提升金湾片区、钦州湾广场商业中心,加快培育白石湖、沙井、东站区、钦州港等片区商业中心。发展购物中心、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现代商贸流通方式。建成北美商贸城、金湾商业步行街、年年丰购物广场等商业设施。建设一批中小超市、便利店等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积极发展微型企业,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促进房地产、社区服务、信息等服务业有序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旅游业。围绕建设宜商宜居滨海旅游城市和北部湾旅游集散中心,加强旅游品牌建设,依托茅尾海、七十二泾、三娘湾、八寨沟、五皇山、六峰山、大芦村等旅游资源,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加强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开辟跨区域旅游线路。办好“蚝情节”等节庆活动,开发好刘冯、坭兴陶等人文旅游资源,提升钦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各位代表,实干兴市。我们将一以贯之秉承好历届政府苦干实干的良好作风,坚持以实干为荣、以实干为责,担当无愧于时代的历史重任,铸就无愧于这片热土的宏伟事业,书写无愧于钦州人民的壮丽诗篇!
    (三)为实现“五年跨越、十年巨变”的宏伟目标,我们将坚持以开放为动力,抢占制高点、赢得新优势。
    /1. 开放,就要深化区域合作,主动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以产业合作为重点,全面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平台。按照“提升东盟、巩固港澳台、突破日韩、发展欧美”的思路,充分发挥钦州门户港的区位优势,在港口、产业、城市建设、园区建设、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加快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等园区建设,实现与东盟的合作从贸易向投资拓展;加快推进台湾石化产业园、钦州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加强与台湾在石化产业、特色农业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推进韩国产业新城开发建设,促进一批日韩企业落户钦州;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加强与港台和日韩在电子、光伏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以钦州(湖南)临港产业园、西南临海产业园为重点,加强与西南地区、珠三角等区域合作。
    加强与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友好城市在经贸、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利用保税港区等平台,发展壮大加工贸易业,调整优化进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外贸规模。到201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
    /2. 开放,就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借力发展。强化“大招商、招大商”意识,进一步完善专业招商服务团队工作机制,加大项目策划、储备和招商推介力度,积极引进央企、外企和民企。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在钦州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产品分销服务中心,扩大金融、商贸、物流等行业的引资规模。积极开展规划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实行委托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十二五”期间,累计引进到位国内资金2500亿元,利用外资26亿美元。
    /3. 开放,就要重视人才引进开发,强化智力保障。加快打造“2+6”人才体系,以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研攻关为载体,完善领军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领军人才开发和创新团队建设。推进北部湾国际人才创业基地建设。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奖励力度,完善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相关政策,创造适宜人才创新创业和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健全发展战略专家咨询制度,积极开展重大战略研究。依托北部湾大学、职教中心和人才小高地,进一步加强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加快本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四)为实现“五年跨越、十年巨变”的宏伟目标,我们将坚持以惠民为根本,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1. 惠民,就要更大力度解决就业问题。深入开展“三业”行动富民工程,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培育更多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岗位,多渠道促进和带动就业。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失地失海农民、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就业帮扶,做好军队转业人员安置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通过充分就业增加收入,努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园区企业招用工长效机制。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净增就业1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30万人。
    /2. 惠民,就要更大力度解决社会保障和救助问题。加快建立完善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济体系,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和社会救助全覆盖。落实好失地失海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加快老年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儿童福利制度和孤儿保障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建设水库移民新村。到2015年,城镇社会保障“五险”参保率均达90%以上。
    /3. 惠民,就要更大力度解决好教育问题。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施教育发展10大重点工程和10大改革试点,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好“入园难”等问题。支持发展民办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建成北部湾大学,努力打造广西北部湾教育高地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十二五”期间,新建69所公办幼儿园,建成白石湖实验小学等16所小学,重建市四中、改造沙埠中学等9所中学。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1%,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6.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9%。
    /4. 惠民,就要更大力度解决医疗保障问题。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稳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对药品、医疗服务的价格监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院、医生的医疗和用药行为。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继续实施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推动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一体化建设。“十二五”期间,抓好新建市第三人民医院、扩建市妇幼保健院等8个市级项目,钦州港区、钦南区人民医院等9个县区项目,钦北区那蒙镇等59个乡镇卫生院住院大楼扩容项目,新建钦州港区中兴、钦北区红阳等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59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
    /5. 惠民,就要更大力度解决好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健全保障性住房准入和退出管理机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房建设。实施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逐步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困难群体住房问题。“十二五”期间,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3.4万套。
    /6. 惠民,就要更大力度解决好群众安全感问题。深化“携手共创平安和谐家园”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平安钦州”建设,以解决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应急救援体系,促进安全发展。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推行复合型警务机制,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六五”普法,不断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及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严格市场准入,保障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7. 惠民,就要更大力度解决好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问题。努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北部湾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群众艺术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大力推进县区文化设施建设,建成一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街头小舞台、小场地,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活动。加快建设千年古陶城和坭兴陶产业园,保护开发好刘冯旧居,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等经营性文化产业,积极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承办广西第十二届运动会和广西第十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契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8. 惠民,就要更大力度改善好人居环境。继续坚持越是后发展越要重生态环保的理念,把生态环保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石化、造纸、冶金、制糖、建材等重点行业坚持节能生产、清洁生产。严把项目建设准入关,加大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力度,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抓好重点海域和流域的综合整治。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5%,使钦州“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打响钦州生态品牌。
    /9. 惠民,就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拓宽居民收入渠道,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在企业普遍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缩小县区与市直公务员的津补贴差距,逐步提高公务员待遇。全面建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农民的工资性、财产性等非农收入,加快富民进程。提升人口和计生服务质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普及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支持部队和国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继续做好工会、共青团、妇联、外事、侨务、统计、海防、民族、宗教、气象、地震、水文、档案、地方志、老龄和残疾等工作。
    各位代表,富民惠民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时刻把民生、民情、民意系在心里,落在行动,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着力解民忧、除民困,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钦州发展带来的实惠,过上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五)为实现“五年跨越、十年巨变”的宏伟目标,我们将坚持以高效为要求,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实现未来的宏伟蓝图,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自身的积极作为。我们要深入开展“好干部、善执行”主题活动,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更好地承担起人民赋予的发展重任。
    /1. 高效,就要坚持执行为要,狠抓落实。健全抓落实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评制度,强化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坚持“六要六不要”,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公务员队伍。加强重点工作督查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实现行政效能最大化。
    /2. 高效,就要坚持效率为先,提升效能。不断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精文减会,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联合审批、网上审批,简化规范审批事项。强化“马上办”意识,深化机关软环境建设,改进机关作风,提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水平,创造良好服务环境,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加快钦州崛起上来。
    /3. 高效,就要坚持以民为本,增强公信力。切实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把富民惠民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完善为民办实事、定期接待群众和基层联系点制度,继续开展“千名干部下访回头看”活动,完善“12345”有事找政府市长热线协调服务机制,搭建网上市长热线服务平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体察民情,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和解决的渠道,更快地解决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多地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惠民富民进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为民务实高效的政府新形象。
    (六)为实现“五年跨越、十年巨变”的宏伟目标,我们将坚持以廉政为准绳,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1. 廉政,就要政务公开透明。深化政府信息公开,逐步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健全公众评价机制。严格执行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委员提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畅通政府与群众的互动渠道,切实提高政务公开的社会效应。
    /2. 廉政,就要规范化制度化。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强化对行政许可和审批全过程的监督,大力推行“阳光和效能重点建设岗位”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办法,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重点推进建设工程、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领域的监管工作。加快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大纠风治乱力度,严肃查处干扰项目审批、损害政务环境、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违法违纪行为。
    /3. 廉政,就要自觉接受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充分发挥监察、财政、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促进政府勤政廉洁。
    各位代表,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征程扬帆启航。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三枢纽一新城”和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网站帮助|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

Copyright ? 2009 - 2017|Qin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单位: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中心

地址:钦州市永福东大街11号|邮编:535099|联系电话:0777-3688200|网站标识码:4507000042

桂ICP备10005983号-1|桂公网安备:45070302000553号|本站建议使用IE8.0或同等以上浏览器